仅甘肃境内就出土先秦至魏晋时期简牍6万多枚,像一部记录两千年前汉代丝绸之路的“百科全书”, “粱米八斗、直百六十;即(稷)米三石、直四百五十;羊二、直五百……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,古丝绸之路的辉煌早已淹没在大漠风沙之下, “粱米八斗、直百六十;即(稷)米三石、直四百五十;羊二、直五百……往来过费凡直千四百七十, “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。
2枚珍贵的“里程简”被陈列在醒目位置,馆藏的近4万枚汉简记载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、丝路贸易、诏书律令、仁孝之义、情谊往来等,以及长城戍守官兵的日常生活等,随着简牍文献系统性整理与研究的深入, 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邮驿接待机构,记录了朝廷派遣慰问戍边将士的官员到达肩水候官之后的详细开支,向人们讲述着丝路的故事,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一半以上, 另一枚是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“悬泉里程简”,简牍中写道。
反映了西汉军事制度的完善与发达, 人们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展厅内参观(10月25日摄),实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及具体走向, 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邮驿接待机构,数量庞大、类型丰富,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,